创作立场声明:文章中的物品为个人自费购入,旨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希望看后有所收益,也欢迎大家共同讨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买一件衬衫原本好像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在值得买上看了一些分享之后,反倒觉得复杂起来。虽然学习到了很多术语,像抗皱/免熨VS高支,各种面料/领型分类,机制VS手工,国产VS国外品牌。但是,好像也就是看了个热闹,这些东西于我到底有什么关系。
我在这些帖子里也学到了很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在衣橱里有大约30件衬衫,涵盖了国内外的一些品牌及部分定制。真的日常穿着之后,感觉上面的那些术语好像对在选择哪件衬衫来搭配衣裤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影响,包括搭配和穿着舒适度。这篇文章的立意就是分享个人对衬衫的这些元素进行适用性的点评,希望给大家选购衬衫的时候有所参考,而不是淹没于一些无用的厂家的宣传之中。
衬衫是系统的,而非孤立的某些元素的杂糅
首先,先抛出一个个人的观点,关于每天早上从衣橱里挑选出哪件衣服出来穿着。不管在这衣橱里有多少件衣服,哪怕有N件最顶级的衬衫品牌,涵盖各类风格或设计,在不经意的拿出那件衣服的时候,多多少少有这么个思考的过程在里面。
一、穿着场合(别人会怎么看你)
二、自己想表达/体现什么(你怎么看自己)
比如谈判场合,需要更正式的着装,想体现自己的掌控力,选择更素的颜色,如更稳重的藏蓝、深灰等颜色,搭配更有力量感的外套,如宽驳头或者双排扣等。又比如,投资人见互联网创始人,非正式的场合接触,想要拉进双方距离。可能就会选择运动服或者休闲穿搭的单西搭配chino和休闲皮鞋/运动鞋。这是一个整体的选择,不局限于某一件单西、衬衫、裤子或鞋子,更不会直接纵深到衣服上的某个细节,比方说纽扣。 也不要说别人怎么看自己不重要,穿得好看、得体是社会底层人的追求等等。
所以,在这个时候,具体到衬衫上,一些元素像这件衬衫的针脚有多密,就没那么重要了,所考虑的更多还是颜色、纹路、整体质感或风格这些偏直观的元素。
着装讲究的是整体感
回到主题。对一件衬衫,大概可以从一下三个维度来看:
衬衫面料,远不止抗皱/高支这个角度,还包括纹路和设计,商务/休闲定位,夏/冬季节适用等;
衬衫风格,包括领型/袖型,条纹/各类格纹,美式常青藤/意式/英式等;
衬衫工艺,机制/手工以及更多的细节,如各类提高舒适度和强度的设计。
同时,预算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件衬衫的预算是5000块,那什么都是重要的,全给我安排上。然而,如果我的预算是200块,那就直接优衣库,还想这些干嘛。所以,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买中等质量水平的B品牌的经典款,总会比高水平A品牌断码或卖不掉剩下的奇怪纹路等的折扣款要合适。因为,买回去之后真正穿的时候,还是上述的两点情况下做选择,如果没有穿着的场合,就是浪费钱。
由于衬衫这个命题太大,这篇文章中我就以下的维度进行分析。
一、衬衫面料,高支和抗皱。
首先,高支面料。很多人都提到,高支的纤维更细更长,质感更好,同时也更薄更透更容易坏,很多时候再摘录些网上关于长绒棉、海岛棉等棉花的介绍。但是,这个在实际中到底是什么样呢。
大家看两张图。第一张是白色Zegna埃及棉衬衫,第二张是蓝色Luigi Borrelli高支衬衫。这两件衬衫的面料,都是夏季偏轻薄,同时织法和纹路一致,都是poplin府绸。
Zegna 衬衫,比较透,红色为红包
Luigi Borrelli衬衫也有同样的问题,尤其是是出汗的时候特容易湿一片
Zegna这件,在支数并不太高的情况下就已经透色了,我们并没有像白种人那样白的皮肤,衬衫上身之后皮肤颜色会透过面料,尤其是肤色偏深的情况下更明显。我手里另外一件Barba的衬衫也是这个情况。面料本身是浅紫色的,但是上身之后紫色就不明显了,导致这个颜色搭配很多浅色衣服的时候颜色总是偏浅而显旧,所以我平常都是搭配深色外套穿着。
Luigi Borrelli这件,大家可以看到袖子已经破了。回顾一下当时的情形,我挽起袖子在开门的时候,门把手插进了袖笼里,于是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就撕破了。这不是我坏掉的第一件衬衫,之前在北京定制的一件也是在缝线的地方开丝了,而且这两件的支数并不高,具体记不得了,大约在100s到120s中间(当然,这中间还有几支几股的区别)。
其次,抗皱。首先,我们需要对抗皱的原理做点了解。这包括面料本身的抗皱和结构上的抗皱。
同样的,看两张图。第一张更多的是面料本身的抗皱,在工艺上对面料进行液氨等方法处理,改变了纤维韧性及结构。第二张是在肩、袖、大身等部位加入嵌条,以增加面料在水洗后抗变形的能力。抗皱听起来是很美好的,不用花时间去熨衣服,洗完晾晒之后就可以直接穿着。但是,水洗后変皱、变形原本就是棉织物的材料特性,在技术处理增加一些性能的同时,必然也会牺牲另外一些性能。况且,衬衣抗皱免熨通常也还是有些洗涤次数的限制,也并不是不通过熨烫的情况下就很平整,这个真的需要有预期。
左边为免熨面料,右边为高支面料
我们放大到细节来看。左边的是抗皱面料,右边的是高支面料(宣传的是Sea Island quality,照片可能看不出来,确实有丝的质感)。通过液氨等方法处理后的面料,很不幸的会有一种像塑料的廉价感。实际上高支的面料很少会进行这种处理,并且宣传抗皱免熨。当然,随着技术进步,有不少品牌的面料已经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性能兼顾。我手上的另一件蓝白格纹Finamore到现在已经穿着至少4年了,在不熨烫的情况下,面料平整度还是可以的。所以,抗皱这个选项,需要对具体采用的技术进行了解。
红色部分加入了嵌条,影响穿着,右侧Barba衬衫在同样的部位走线很窄
而加入了嵌条的衣服,在有嵌条的部位,会有一种僵硬的感觉,影响穿着舒适度。实际上,如果我们对比一些高阶的讲究制作工艺的衬衫,在嵌条的部位,往往是刻意做得轻薄的,减少接头部位对舒适性的影响。
二、衬衫风格。
这里我仅从偏实用的角度来看,包括后背肩部约克拼接、各类领型/袖型等。很多帖子里都讲到了各种领型,适合搭配什么脸型及西服驳头及宽度等。但是从个人实际常穿着的经验来说,很多时候衬衫并没有和西服及领带一起搭配着穿。敞着领口的时候,一些领型如大八字领(wide spread collar)就会显得有点怪。类似在穿着的时候比较挑的领型还有意式一片领,由于缺少领座和翻领的分割,实际中很难实现想要的那种慵懒的高级感。
Pini Parma 长袖Polo shirt,打上领带会很smart,不打就怪怪的
此外,后背肩部的约克(Yoke),个人觉得更多的是一种风格的处理,对穿着舒适性影响有限。看下面这张图,分别是英国品牌TurnbullAsser,定制衬衫和日本的Tomorrowland,都是采用了两片式的split yoke。由于一片式的在生活中太常见了,我手里的几个意大利的牌子的衬衫也都是一片式,我就不放图了。放这几件衬衫,主要是因为TurnbullAsser和定制的这两件是有条纹的(分别为水平和斜角),而Tomorrowland这件约克下方有特别的处理,增加了不少活动余量并采用了弧形的立体裁减。
依次为TurnbullAsser,定制衬衫和Tomorrowland
个人在穿着的过程中,并没有感觉到两片式的对舒适性有什么提升,这种处理也没有提供活动的余量。更多的是在条纹面料的情况下改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更正式、硬朗的感觉。
而提到增加活动余量,更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像Tomorrowland这样,在约克下方采用皱褶的方法。有些品牌是在中间、两边采用折叠部分面料的方法,而有些是像整条接缝处一点点的加余量。这其实也是有利有弊的处理,舒适性提高了,但后背看起来就会不太平整。好在很多场合里衬衫外面还有外套,像我这件Tomorrowland,我就没有单独穿着过。
对于袖型,有些品牌会有单独的设计,也更多的是风格上的处理。如下图中的Brunello Cucinelli白色衬衫,采用了瀑布袖的设计,显得更休闲一些。其实对手臂活动没什么影响,而且,如果肩部的三角肌偏薄弱的情况下,显得人很单薄,很不干练。
Brunello Cucinelli,在意大利品牌中属于不讲究手工工艺的品牌
三、衬衫工艺
这部分有些是确实提升体验的,有些就真的没太大影响了。强调工艺的大多是些意大利、日本的偏手工的品牌。具体的细节有手工上领、肩、袖,纽扣的鸡爪钉扣/领口的斜角开扣/纽扣材质,下摆的贴片加固,以及一些装饰性的手工处理和体现缝制工艺水准的细节。这部分很多人分享过,但是往往都是拿来对比各个品牌,很少从实用,尤其是有限预算的角度来看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元素。
Zegna和Tomorrowland
我第一个要吐槽的就是每英寸多少针脚(原本是国外的一些好事者折腾出来的,到国内传来传去变成了每3 cm)。不知道什么时候开了这个风气,这尼玛不是主要依赖设备吗,我产量高、预算足就可以采购更新、更好的机器。而且,谁会去翻看你的衣领,还去数到底有多少个针脚?这年头如果因为针数偏少导致质量问题,这都算毁品牌的质量翻车事故了。
就以上面提到的这几件衬衣为例,日本的Tomorrowland针数最密,意大利的Brunello Cucinelli最稀,英国的TurnbullAsser和大多数国产品牌没区别。但是我自己从来就没数清楚过到底有多少个,一会儿眼睛就看花了。在清早决定穿哪件衣服的时候,这个因素排在了10010名以外,在选购的时候如果主要考虑这个,那我是真的脑袋被驴踢了。当然,如果你卖得很贵,但是针脚特别稀疏,那就有点过,好歹做做样子,显得自家有钱投资,设备还可以。
外侧看见的是手工缝制部分,内侧其实还有一条较密的机制缝线
其次,手工上领、肩、袖,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总得来说对舒适性会有提升,但是有限。不多说,看图。从外面看确实是有手工的痕迹,但是,翻转到里面,会发现,其实是有两排缝线,一条机器缝制的(就是刚刚强调的针脚密,稳固结实那条),另外一条才是手工缝的。在第一条线已经固定死的情况下,外面这条对活动余量的提升非常有限。况且,衬衫基本上还是不会特别贴身穿着的,想靠这个还不如选一件版型更适合自己的衬衫。不过呢,错位上袖和上宽下窄的处理,确实会更适合人体工学一些。
Barba纽扣最厚,但直径却是最小的,可以看到中间Finamore有明显的柱形缠绕
关于扣子这个,也是有得聊。脖子这颗扣子采用斜角开扣眼的方法确实扣的时候更方便。贝母的扣子质感确实比塑料的要好很多,但之前定制的时候要额外加100块我也是很醉了,淘宝15块搞定。鸡爪的缝制方法在扣的时候比较方便,但是其带来的便利不如缝制的时候加条“腿儿”,当扣子太厚的时候,完全起的就是反作用了(对,吐槽的就是Barba)。
依次为Barba,Borrelli,Finamore,更多的是放品牌logo
下摆贴片加固(英文名叫gusset),这真的就是个智商税。我这么讲原因有二。一,当代制作工艺的背景下,极少会在这个部位出现问题。二、正装衬衫基本都会塞进裤子里,不然这么长的下摆(比休闲衬衫普遍偏长,确保不会跑出来)露出来也太邋遢了。塞进去的情况下,这个贴片就纯粹是自嗨了。我手里的几件衬衫,尤其是Finamore这件的贴片,线都快开了,我用蹩脚的技术重新加固了下。
Mazzarelli牛仔衬衫,红色的手工打结实用性完全不如旁边领座的折线加固
其他的细节太多了,包括这些主打手工的意大利牌子也会有细微区别。我就举一个小例子,上图里的这个小东西,在衬衫的袖子,西服的扣眼等部分能看到,算是可以增加点小趣味,至于功能性吧,就不多说了。
不过确实有些技术细节是很有用的,我先放一张图,回头单独开贴来讨论。
领口扣眼、领座翻领、衬布
以上都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的,实际上,作为公司在运营这些产品的时候,商业的视角也是蛮重要的。我如果是个相对比较专业的品牌,在知名度远不如一些奢侈、高阶、设计师品牌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卖到更贵的价格呢?那就采用差异化和堆料呗,这些举措在汽车、手机数码产品等领域一点都不陌生。那些动辄几千万的像素的摄像头、各种组合下的汽车可选配置,更多的是商业行为,让你多掏钱而已。与其花钱上一些不必要的配置,还不如把钱花在刃上。
以上便是这篇文章的内容,虽然更多的是点评在正装衬衫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元素。而且,我基本上是对某一件单品进行点评,这些单品并不能代表整个品牌更遑论意大利、日本或英国的整体水平。而且,如果对这些品牌稍作了解,会发现都是动态的,品牌也是质量不定有起有伏的。之所以开篇写下这些,主要还是觉得衬衫作为一件很多时候拿来搭配的单品,站内的很多文章都走了偏锋。最近比较闲,后续会就衬衫及外套(是的,我还有大约20件西服和各色及款型的皮衣)分享更多偏实用的心得,希望大家穿得有型,并且做真正的值男,把钱花在刃上。
谢谢!欢迎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