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中公教育!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订单查询商城首页|个人中心
微信

中公教育图书微信号 offcnbook
关注领取免费电子资料,
进微信交流群!

微博

中公教育图书微博

400-6509-705

全部商城产品分类

收藏商品 (11921人气)
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理论法学·知识精讲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0-紧扣考纲-突出重点-严谨科学-专项突破

 

商城价26.60
定 价¥59.00
作 者中公教育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1/1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23106
  • 销量5
  • 累积评价0
数量 有库存
服务承诺   按时发货   售后无忧
支付方式
线上支付银行转账
  • 商品详情
  • 图书评价(0条)
  • 增值服务
作 者:中公教育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1/1
版 次: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ISBN:9787519223106
  商品介绍

    

  目录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原理
第一节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二节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新时代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主要任务
第二章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
第一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第二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第三节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第四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第三章法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第二节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二篇法理学
第一章法的本体
第一节法的概念
第二节法的价值
第三节法的要素
第四节法的渊源
第五节法的效力
第六节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第七节法律关系
第八节法律责任
第二章法的运行
第一节立法
第二节法的实施
第三节法适用的一般原理
第四节法律解释
第五节法律推理
第六节法律漏洞的填补
第三章法的演进
第一节法的起源与历史类型
第二节法的传统与法律文化
第三节法系
第四节法的现代化
第五节法治理论
第四章法与社会
第一节法与社会的一般理论
第二节法与经济
第三节法与政治
第四节法与道德
第五节法与宗教
第三篇宪法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
第二节宪法的历史
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宪法的基本功能
第五节宪法的渊源与结构
第六节宪法规范
第七节宪法效力
第二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上)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第二节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
第四节国家的基本社会制度
第三章国家的基本制度(下)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节选举制度
第三节国家结构形式
第四节国家标志
第五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节特别行政区制度
第七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四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
第二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第五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四节国务院
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六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第七节监察委员会
第八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六章宪法的实施与监督
第一节宪法实施概述
第二节宪法解释
第三节宪法修改
第四节宪法监督
第五节宪法宣誓制度
第四篇中国法律史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西周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章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秦汉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三章隋唐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宋元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明至清中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二节清末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五章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思想与制度
第一节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思想
第二节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三节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四节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五篇司法制度和法律职业道德
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概述
第二节审判制度
第三节检察制度
第四节律师制度
第五节公证制度
第二章法官职业道德
第一节法官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法官职业责任
第三章检察官职业道德
第一节检察官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检察官职业责任
第四章律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律师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律师执业行为规范
第三节律师职业责任
第五章公证员职业道德
第一节公证员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公证员职业责任
第六章其他法律职业人员职业道德
第一节法律顾问职业道德
第二节仲裁员职业道德
第三节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的
公务员职业道德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理论法学知识精讲》严格依据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学科分布的特点精心编写而成。理论法学分值在历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且相较于其他部门法更容易通过短期复习而得分。本书是在对历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理论法考情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覆盖全面,体系科学,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分布符合记忆规律。在知识呈现形式上,图表结合,便于考生更快速更直观地记住重要知识点,且本书采取双色印刷,重点内容用彩色字体标注,一目了然,便于识记。

  文摘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理论法学知识精讲
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基本原理
大纲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
考查概况
考点考查次数涉及法律文件举例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7年·卷一·1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年·卷一·2题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年·卷一·1题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年·卷一·1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年·卷一·86题
全面依法治国的
指导思想和总目标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年·卷一·1题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6年·卷一·1题
思维导图
第一节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一、依法治国的意义
(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具体包括:
(1)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三个事关”:①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③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包括: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②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经典例题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D
视频讲解
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保障
二、法治的重要作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法治”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可以发挥重要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具体包括:
(1)使党可以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使党可以更好地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3)使党可以更好地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和规范社会行为。
(4)可以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5)可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和生态良好。
(6)可以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当前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法治体系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法治建设方面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
(三)体制改革方面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得成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四)法治观念方面
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四、当前依法治国存在的问题
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立法方面
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
(二)执法、司法方面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
(三)法治观念方面
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
第二节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总目标
一、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一)宏观上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微观上
具体地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表现为:
1形成“五大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2采用“共同推进、一体建设”的方式
“共同推进、一体建设”包含:①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②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四个实现、一个促进”
“四个实现”是指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个促进”是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经典例题
关于依法治国,下列哪一认识是错误的?B
视频讲解
A依法治国要求构建科学完善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
B依法治国要求坚持“法律中心主义”,强调法律在治理和管理国家中的作用
C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依法治国要求党必须坚持依法执政,正确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第三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一)坚持党的领导的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应有之义。
(二)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三)党的领导内容
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做到“三个统一”“四个善于”。
1“三个统一”
“三个统一”具体包括:①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②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③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2“四个善于”
“四个善于”具体包括:①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③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④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法治建设与人民的关系
法治建设与人民的关系具体内容包括:
(1)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2)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法治建设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
(4)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二)法治建设中人民主体地位的直接体现
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①管理国家事务;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③管理社会事务。
(三)法治建设中人民与法律的关系
法治建设中人民与法律的关系包括:①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②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③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经典例题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对此,下列哪一理解是错误的?C
视频讲解
A法律既是保障人民自身

100.0%好评度
  • 好评100.0%
  • 中评00.0%
  • 差评00.0%
我购买过这本书我要评价

暂无评语

显示 0 - 0 之 0 (共计 0 页)
销量排行榜

  • 咨询热线
  • 400-6509-705
  • 邮箱:book@szldzj.com

放假通知

国庆期间
10.1-8号顾客自助下单,顺序发货,客服暂不咨询。